后记

我头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分数,是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。

找工时,我上网浏览了许多资讯,看到「就业偏差值」这个词。

某个网站从待遇、规模等各式各的标准,替社会上的众多公司打分数,评定等级。公司的分数越高,要进去工就越难。就业难易度排行榜,活像考大学的偏差值。

不过,不光是如此。就像考试有大学的偏差值和自己的偏差值,接受面试的学生也会被打上各分数。就读大学的偏差值是一项衡量标准,其他像是多益分数、是否参加过体育校队或社团活动或志工活动、有无高门槛执照、就读科系与商业是否相关等各要素,都会对分数产生影响。

看着这些网路上的留言,我渐渐产生一法:求职的时候,找分数和自己相当的公司是不是比较好?如果好高骛远,尽找没希望录取的公司,只会浪费时间,最后落得「未录取通知」,也就是没工的下场。

至于当时的我,读的是偏差值不上不下的立大学,而且是文学系,没有任何一技之长。我冷静地替自己评分,得到令我愕然的结果。

原来我是个没什么大不了的人。

在那之前,我从未这么过。

面对自己的低分,我心里很不舒服,觉得不该是这。

后来,我决定尽量找份钱多事少……(内容加载失败!请反馈详细信息。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返回书页